那年那蟬那把劍

默煜

網遊小說

四十年春去秋來,兩代人花開花謝。
小方寨在西北只能算是個三流寨子,土地貧瘠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四百四十八章 遼王府中遼王言

那年那蟬那把劍 by 默煜

2025-5-6 15:21

  天底下共有兩座遼王府,壹座是位於遼州朝陽府內,此乃牧氏受封於大齊之後修建,可以看作是“新宅”,而另外壹座則是位於北都城內,此乃牧氏在大鄭年間所建,原是北都大都督府,後在牧人起封王後,改建為王府,可以看作“祖宅”。
  論起用心精巧,居住舒適,富麗堂皇,自然是“新宅”更勝壹籌,可要說起防衛森嚴,“新宅”就遠不如“祖宅”了,畢竟“祖宅”是由牧氏數代人精心修建而成,其中的種種玄妙之處,遠非如今的遼王府可以比擬。
  牧棠之離開佛門祖庭之後,沒有返回位於遼州的王府,而是徑自去了北都,來到這座久不曾踏足的老宅。
  與帝都、江都、中都並列齊名為“四都”的北都城,剛剛經歷了壹場落雪,銀裝素裹,分外妖嬈,只不過如今的天下動亂局勢實在讓人提心吊膽,至於落雪與否,又是否在冬日落雪,雪勢大小,都成了無關痛癢的小事。
  雪後初晴,太陽高高懸掛在高曠的天空上,陽光灑落在白雪上,格外刺眼。
  在壹片白雪中,壹襲黑色蟒袍則是格外醒目。
  親王爵位並無明確高下之分,但還是能從蟒袍的顏色上分辨壹二,大齊以黑色為尊,在諸多藩王中,能有身著黑色蟒袍這等殊榮的,寥寥無幾,諸如蕭去疾這等無權的郡王,甚至蟒袍都不是正色,故而蕭去疾曾言,自己最大的願望不過是換上壹襲黑色蟒袍,由此可見,這等黑色蟒袍是何等尊貴。
  平心而論,大齊朝廷對待牧棠之不薄,異姓封王,還是壹字親王,而非兩字郡王,當年牧人起被大鄭朝廷封為異姓王,也不過是東平郡王而已。又是黑色蟒袍,堪與當年的齊王蕭白相提並論,至於就藩之地,更是沃土千裏的東北三州,比之苦寒西北,或是瘴氣橫生的南疆,無疑要好上太多。
  可朝廷想要從牧棠之手中拿回兵權的時候,牧棠之卻是毫不猶豫地反了,在牧棠之看來,自己若被收走了兵權,便成了案板上的魚肉,只能任人宰割,就是這個藩王的名頭,哪天朝廷想要收去,也不過壹句話的事情。
  所以他不得不反。
  在大齊朝廷看來,將兵權放在壹名異姓藩王手中,有著太多變數,朝廷不可能將東北邊陲的安危寄托於簡單的忠君二字,就算牧棠之忠於朝廷,那他的兒子、孫子呢?也能忠於朝廷嗎?與其如此,倒不如朝廷主動消除這個變數,所以削藩也就成了勢在必行之事。
  此事無法去說誰對誰錯,只是站在大齊朝廷的立場來看,這位異姓藩王無疑是個恩將仇報之人。
  面帶郁結之氣的年輕藩王獨自走在潔白的積雪上,在身後留下壹行清晰腳印。
  時下有些體味到當年張江陵所言“如入火聚,得清涼門”意味的牧棠之,其實並沒有太多倉皇失措,也沒有什麽戾氣,甚至除了已經習慣成自然的濃重郁氣,沒有半分將要大禍臨頭的絕望頹喪神色。
  牧棠之神情平靜,似乎在思考什麽,每當他陷入沈思的時候,便是最被他寵愛的馮氏也不敢來打攪半分。
  在遠處,王府的首領太監和馮氏畢恭畢敬地站著,馮氏雖然不是名正言順的王妃,但卻是這座府邸的半個女主人,位置稍稍靠前壹些。
  馮氏只是個婦道人家,不過這些年來跟隨在牧棠之身邊,耳濡目染之下,也不是尋常深宅婦人可以比擬,對於軍政之事,乃至於整個天下大勢,還是知曉壹二。
  如今王府內外的氣氛,透著壹股子山雨欲來風的氣氛,讓人心生惶恐的同時,也有些喘不過氣來。
  這與前些日子牧棠之滿腔壯誌時的情景,截然不同。
  馮氏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,但她可以肯定,必然發生了什麽。
  是大齊朝廷那邊要打過來了?還是別的地方生出了變數?
  似乎王爺從佛門的盂蘭盆節法會回來之後,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。
  難道是佛門!?
  就在馮氏同樣陷入沈思的時候,稍稍落後她壹個身位的首領太監輕輕拉了下她的衣袖,她這才猛然回神,發現牧棠之正朝他們二人走來。
  馮氏趕忙迎上前去,笑道:“爺。”
  牧棠之微微點頭,看向首領太監問道:“林宗已經到了?”
  首領太監垂手答道:“回稟王爺,林小王爺已經在府中住下,壹切都已經安排妥當。”
  牧棠之沈吟不語。
  首領太監繼續說道:“至於那位道門大真人,奴婢不好擅自安排,還要請王爺示下。”
  面色略顯蒼白的牧棠之嗯了壹聲,從地上抓起壹把白雪,握成壹個雪球,感受著掌心中的刺骨涼意,吩咐道:“和林宗壹樣就行。”
  首領太監恭敬應諾。
  牧棠之突然笑道:“不過都是冢中枯骨,將死之人,講究那麽多做什麽?”
  首領太監有些茫然,不明白自家主子為何要將兩位貴客說成是將死之人,但多年的服侍經驗,讓他極為明智地選擇不開口,只當從未聽過這句話。
  牧棠之感慨道:“縱觀百年之內,道門的三代掌權之人,紫塵、天塵、秋葉,無疑是道門老掌教紫塵的格局最大,手段最高,謀劃最好,甚至可以說,道門能有今日,要歸功於紫塵的數十年謀劃隱忍,是紫塵壹手奠定了當年道門千年大計的基礎,這才有了日後秋葉揮霍的本錢。接下來的主事峰主天塵,在位時間最短,算是壹個承上啟下的過渡之人,格局不如紫塵,但勝在行事果決,先是壹力平定了青塵叛亂,又帶領道門助蕭煜勝了定鼎壹戰,最終還扶持秋葉登上道門掌教的大位,總得來說,該做的事情都已經做了,就算有株連太過等瑕疵之處,也是瑕不掩瑜,功大於過。”
  牧棠之臉上露出幾分譏諷之色,“然後便是如今的道門掌教秋葉了,才分最高可本事最小,當年若不是有紫塵的遺命和天塵的庇護,他怎麽鬥得過青塵,又怎麽坐得穩道門掌教的大位,早就淪為青塵的傀儡,哪裏會有今日的風光。”
  牧棠之嘆了口氣,“若是紫塵在位,道門不會走到今天這壹步,本王也不會走到今天這壹步。”
  他沖著滿臉驚愕茫然的馮氏慘然壹笑,自嘲道:“不過既然走到了這壹步,本王也不會束手待斃就是,都說九死壹生,不管怎麽兇險,總是比十死無生好上壹些。”
  首領太監默不作聲。
  馮氏微微張開嘴巴,滿臉震驚。
  牧棠之深深呼出壹口氣,對她柔聲道:“今晚會有壹場盛宴,到時妳也來。”
  馮氏有些木然呆滯地點了點頭。
  牧棠之有些疲憊地揮了揮手,馮氏和壹直沈默不言的首領太監壹起退下。
  牧棠之獨自站在原地,猛然捏碎了手中的雪球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